【资料图】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周昱丽)新修订的《山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8月10日正式实施,本次《奖励办法》修订是在2018年修订以后又一次大的修改。“2018年版《奖励办法》自颁布实施以来,为促进我省科技奖励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8月11日,在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评价与监督处处长杨先锋介绍2018年修订后,《奖励办法》发挥的积极作用。
过去五年,我省共颁授科学技术奖1029项,从奖励类别来看,其中科技创新特殊贡献奖3项,自然科学奖156项,技术发明奖62项,科学技术进步奖747项,科学技术合作奖15项,企业技术创新奖46项;从奖励等级来看,其中一等奖93项,二等奖434项,三等奖453项,共拨付奖金19430万元,为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方面,科技奖励激励和引导科研团队集智攻关,山西大学张靖教授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超冷费米子实验平台,实现了玻色—费米混合气体量子简并,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一维和两维自旋轨道耦合的简并费米气体,“基于超冷费米气体的量子调控”荣获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太钢集团“手撕钢”解决了不锈钢宽幅超薄带钢稳定生产的世界性难题,成为全球唯一可批量生产宽幅超薄不锈钢精密带钢的企业;“笔尖钢”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解决了我国高端易切削不锈钢材料的“卡脖子”难题。
在支撑产业发展方面,通过科技奖励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助力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山西大学程芳琴团队围绕煤矸石煤泥组份多变利用难度大、发电变负荷时污染物协同控制难、以及填充利用造成自燃与渗滤等技术难题,实现了煤矸石和煤泥清洁燃烧发电,获得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企业技术创新奖授予单位山西钢科碳材料公司,开展高强中模高性能碳纤维技术研究,突破了国产T800级碳纤维关键制备技术以及T1000级碳纤维实验室制备技术,基本实现百吨级稳定生产,主体力学性能达到日本东丽公司同类产品水平,已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在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方面,省科技奖励单独设置企业技术创新奖,发挥创新型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凝聚市场合力,推动产业发展。以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民营企业,精英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被授予企业技术创新奖,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科技研发投入不断增加,企业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到2021年,全省 R&D 投入251.9亿元,增长19.3%,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省研发投入总额的比重连续6年超过80%。科技型企业方阵不断壮大,2022年底,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3916家,增长9.8%。